BioTop點子工作室

在有趣的生物(Bio)教學領域中
形成任務導向夥伴關係(Task-Oriented Partnership)的專業成長社群
一起吃喝玩樂也一起學習成長。
*****************************************************
從前從前,魯夫、索隆,和陸續加入的香吉士、騙人布、娜美、喬巴、羅賓、佛朗基、布魯克...
搭上黃金梅莉號、千陽號,航向每個冒險任務,一起打拼一起分贓一起把錢花光光....
咦?怎麼扯到這邊來了?........喂!老大!拿錯劇本了啦啦啦~~~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我的合作學習分組方式

                               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有很多種,因對象、因場地、因性質而有不同分法。先談人數:早期全班不管多少人,我一律分六組,原因很簡單:實驗室就是六張大桌子。

        我曾經教過一班四十多人,每一組七到八個,實在很難玩,必須每大組再分成兩小組,但依然是擠在同一張大桌子進行實驗,效果很差。
       後來人數越來越少,少子化的今天,我的任教班級通常一班二十多人而已,分成六~八組就很好活動,因為每一組只有3~4人,是頗理想的規模。

        有一種我早期的座位安排,如上一篇的圖示,一組有六套桌椅,每組坐4~5人,多出的空位就是我的位子。我常常在他們討論時輪流進入各組去旁聽,坐在一角觀察、並在有需要時開口。

       如果一組只有四位,我規定必須坐在靠中央走道的四個位子,若有五位,才坐到靠牆的位子。或者還有另一種排法,就是一組只有四張桌子(如下圖),每組學生3~4人,這時沒有老師的位子、我就常常必須蹲在旁邊聽他們討論、或站在某個角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減少進入組內。

        後面是其他教師觀課的位子,因為我的課常常會有實習老師或其他夥伴教師

     從教室前面電腦桌看過去,一共分八組,一組四張桌子,所以最多32人

                                                   用Word來畫個示意圖 ^^

        再來談怎麼分?接到新班級時,因還不認識他們,就隨機分,但是男女各半。早先我會先請男生起立,從第一排開始請他們從16報數,報完坐下;接著請女生一樣起立,但是反過來從61報數,那就是他們的組別,而且每組大約男女各半。

        但是後來我累積教學經驗到可以很快判斷出誰是比較過動的、誰比較可能是不易合作的學生之後,就不再叫學生報數了!而是由我指著他們替他們報數,請他們複誦我剛說的組別,這樣的好處是;我不一定要從第一排照順序報,我可以從左邊開始報、也可以從右邊開始報、或是從後面到前面、還可以由外向中心螺旋狀點人頭、甚至毫無章法隨我高興亂點。貌似亂點,其實已經刻意把容易聚在一起講話的拆開了!(好心機喔!哈哈!)
    
        我在分組之前都會事先聲明:這不是一整年固定的組別,我會看情況調整、或者一段時間就重新分組,保持我課室經營的彈性。不過基本上第一次分的,通常一個月左右我就會再度重新分,因為一個多月下來已經比較熟知學生的情況,如果有哪一組一直跟不上、狀況多,我就會重新分組。

        再次分組時,可以參考學生成績做S型分組,但是我也試過按照人氣排行榜的S型分組。做法是先叫學生不計名寫出他最想同組的4~5位同學,然後收紙條回來,由我課後私下統計得票率,做出人氣排行榜,再照S型分組。
        但是當我公告新組別時,我不會挑明說我是照人氣排行榜編組,我只會說我參考大家的心願編,但是畢竟不能事事如願,請大家學習跟不同的人相處。這樣編的好處是:不會有哪一組是火藥庫、也不會有一組是沉默的隱形組,而且通常人緣好的比較能忍受人緣差的、也比較會去照顧弱勢,混在一起可以增加異質性,更有助於分組。

PS.後來我到日本跟著佐藤學教授訪視了好幾個學校之後,回到台灣我的課室排法及分工方法也有所改變。詳情請看新一篇的部落格文章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