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op點子工作室

在有趣的生物(Bio)教學領域中
形成任務導向夥伴關係(Task-Oriented Partnership)的專業成長社群
一起吃喝玩樂也一起學習成長。
*****************************************************
從前從前,魯夫、索隆,和陸續加入的香吉士、騙人布、娜美、喬巴、羅賓、佛朗基、布魯克...
搭上黃金梅莉號、千陽號,航向每個冒險任務,一起打拼一起分贓一起把錢花光光....
咦?怎麼扯到這邊來了?........喂!老大!拿錯劇本了啦啦啦~~~

顯示具有 協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協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與定題(下)—以反應時間測定為例


       上集提到小P老師邀請我擔任研習的助教,讓他在帶理化老師們現場實作po(問題解決-觀察與定題)、pe(問題解決-計畫與執行)的探究共備時,我可以分擔生物老師這邊的共備,且使用他提供的工具Arduino來教學。

圖片取自「小P老師的教具工作坊」

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與定題(上)— 先看出端倪、再決定怎麼驗證

        自然新領綱強調的探究,到底要怎麼教?這是老師們心中的大問號。在籌備「全國中小學教師探究教學專業成長計畫」的第二階段研習時,國中場講師(這梯次研習分國中、國小兩場)小P老師邀請我擔任生物科助教,讓老師們現場實作po(問題解決-觀察與定題)、pe(問題解決-計畫與執行)的探究教學共同備課時,可以將理化、生物老師們分群進行。


       一直引領探究研習規劃方向的月鈴老師曾提醒我們:po比pe更困難,因為萬事起頭難,沒有到位的觀察、定題,就不會有下面的「計畫與執行」。但是觀察要怎麼教?參考過去兩年月鈴老師在本計畫的各場研習所教導的、及她部落格中的分享 (https://bell5-platform.blogspot.tw/),可以發現其實觀察不是「有看沒有到」,而是在引導學生進行「有計畫的觀察」。

圖片取自「月鈴的講台」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腦斷層小模型

教到神經系統時忽然靈光一閃有了這個教具的想法,我認為可以拿來讓學生有一個小模型可以做。
網路上看到了這張圖

我將這張圖加工,挑出腦的部分,大略的套上了顏色,







並一片一片割下,以泡棉膠帶組裝起來。

(韓國的泡棉膠好貴阿....一小捲70台幣)

變成這個樣子

側面

背面

另一個側面





由下往上(因為我拿廢紙印,所以亂七八糟的....)

這個小模型每一片都是真實的腦部斷層圖,可以拆開來一片一片看。
旁邊的小條是編號順序跟固定位置用的。


色塊不是很準確,各功能區的位置不一定正確,還需要修改。

但我認為可以讓學生都能夠做出一個自己的小東西感覺很不錯,而且切割的過程還蠻療癒的XD


檔案分享這裡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來玩色盲模擬器

每次教到紅綠色盲,學生總會很好奇,色盲患者所看見的世界,跟一般正常人有何不同?

這幾天備課,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國外網站,有個『Colour Blindness Simulator 色盲模擬器』,我們可以自行上傳照片,網站就會將所上傳的原始圖檔,自動轉換成紅色盲、綠色盲、藍色盲所見的影像圖檔唷!

試玩結果如下: 
原始圖片
紅色盲(protanope)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從糖尿病談血糖恆定--合作學習教學紀錄

因為恆定性這一章所提到的血糖恆定內分泌系統密不可分
所以我習慣上完第五章的內分泌系統之後
就直接跳到下一章的血糖恆定
而且為了從學生日常生活經驗中熟悉的事情切入
所以就以「多吃甜食會不會容易得糖尿病?」為主軸來設計課程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血糖恆定教具分享

在教胰島素和升糖素的時候想到而製作的,
可以輔助課本的蹺蹺板圖

介紹一下XD

 正面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內分泌系統之口訣分享


上回編了植物運輸之歌,今年教內分泌系統,不唱歌,
想來點新鮮的,編了段口訣,在此也分享給大家唷!

腦垂腺在腦下方,控制生長它為王。
喉部兩旁甲狀腺,幼年過少呆小症。
副甲狀腺有四顆,鈣磷濃度它負責。
血糖升降靠胰島,分泌不足糖尿病。
腎上腺素抗壓王,對付緊張升血糖。
男女生長大不同,睪丸卵巢為性腺。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玩具--電流急急棒

昨天終於把第一階段告一個段落,
舒壓的方法就是....做玩具,因此我做了一個電流急急棒
像這樣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生物趴辣客3~超級生物模型板-以人體為例

我是生物老師~可是我不會畫畫怎麼辦?
學生老是嘲笑我的版畫?
沒關係~有「生物模型板」幫你解決問題!
一排小人排排站~分組抽題目讓學生上台演練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從神經傳導途徑表演欣賞學生的創意

協調作用單元常常會考神經傳導路線,學生也常常搞不清楚要從哪裡傳到哪裡。所以讓學生來合作學習、上台表演會是個促進理解、增進學習動機的可行方式之一。分享我的教學經驗:

首先是在黑板最上方橫貼一排字卡,分別為:受器A動器B感覺神經C運動神經D脊髓E大腦F腦幹G
接著將整個黑板畫五條直線分成六格,每格下面的溝槽放一隻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