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標題下得很像要挖個大坑給哪位有興趣寫論文的學弟妹跳
不過其實很輕鬆啦
只是單純帶學生去線西國中附近的永安製鼓廠參訪
我從學生得到滿滿的感動與回饋
正在曬鼓、曬皮、定型的黃老闆熱情地在他家院子歡迎我們
他不畏酷暑在豔陽下說明牛皮的曬製及處理
是因為這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日曬足才能作、也才看得到
我眼前是一個原本要凋零消失的傳統產業
但是黃老闆堅持下來,打出一片天
傳承第三代、全台屈指可數的傳統製鼓場
不畏大陸的低價固傾銷、堅持用上好的木頭及手工悉心料的牛皮
因為每張皮都是不一樣的
都有其特性
堅韌的牛皮處理有好多道費時費工的程序
削皮脂、曝曬、浸水、穿洞、定型,全部純手工
定型、鞣鼓的過程需要用到一些有趣的工具
牛皮套上木桶、穿麻繩、繃緊鼓皮(顏色會變白)
這玩意兒裡面使用到很多力的原理
古時候小型鼓則用這種原始的方式繃鼓
一次次增加受力,並且每次都要敲敲看來調音
打打看,加了力道繃鼓之後,聲音有沒有什麼不同?
曬乾的、和有點受潮的半成品,打起來聲音有什麼不同?
小的鼓聲音變高之外,聲量、餘音時間也不同
裡面加上響條,讓聲音更響,這利用了什麼原理呢用?
倉庫裡大大小小的鼓定上鉚釘、漆紅漆、鼓磨上印
老闆不怕孩子弄壞他的精心傑作
反而熱情地鼓勵他們去體驗、去思考
慷慨地邀大家盡情地每個鼓都敲敲看、摸摸看、聞聞看、比比看
最重要的是:想想看!
學生突發奇想,把身邊喝一半的水擺在鼓面上敲
看看瓶中的水怎麼跳?
瓶子什麼情況會倒?如果單邊敲、雙邊敲又有何不同?
我從一進院子就沉默、觀察、拍照記錄
沒有指揮、沒有提問、沒有解釋任何現象、沒有任何規定
完全放牛吃草
但是他們自己東摸西摸、一小群一小群觀察、討論起來
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大人不要擋在學生和知識之間攔東阻西的
一旦情境佈置好,小小科學家就這麼渾然天成了!
很奇妙,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