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op點子工作室

在有趣的生物(Bio)教學領域中
形成任務導向夥伴關係(Task-Oriented Partnership)的專業成長社群
一起吃喝玩樂也一起學習成長。
*****************************************************
從前從前,魯夫、索隆,和陸續加入的香吉士、騙人布、娜美、喬巴、羅賓、佛朗基、布魯克...
搭上黃金梅莉號、千陽號,航向每個冒險任務,一起打拼一起分贓一起把錢花光光....
咦?怎麼扯到這邊來了?........喂!老大!拿錯劇本了啦啦啦~~~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科學教室內的互動

       去年底到台中科博館,參加2016年第32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The 32 ASE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在自己發表之餘也聆聽了幾場很棒的演講,頗有一些感觸。本來這些想法只是跟朋友私下聊聊、沒有想到要發表在部落格,不過因為小P老師在2017年元旦凌晨00:00發了一篇文章 (http://jjpong.blogspot.tw/2017/01/2016-32.html) ,文章中挖了個坑讓我跳,要我講一下韓國宋教授的場次(圖一),我只好乖乖來交作業。(所以交朋友要謹慎、不然會被賣掉 @@ )

 圖一


      先稍微介紹大會 Keynote Speaker 之一:韓國學者 Dr. Jinwoong So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Educati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他提到基於曾參與的幾個計畫: TOSEF (‘Together’ 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ECCO-SM (East-Asian Classroom Culture of Science & Mathematics) 等,目前聚焦在研究:韓國科學課程的發展,和東亞的科學教室文化(社會文化對科學學習的影響),尤其是東亞科學教育研究的國際合作。

      他這次來台灣所發表的是關於「集體努力的科學學習」,也就是探討科學教室中的「實行共同體」(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 及「科學教室創意性」(Science Classroom Creativity)。雖然他之前的研究已經證明科學學習不是個人的事、而是群體的學習,但一個科學教室中的群體學習是如何受到社會的傳統、文化、價值影響,是他有興趣要研究的主題。

       其實聽到這邊,我腦中已經開始浮現幾個人名: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協同學習)、Johnson And Johson(合作學習)、Thomas Kuhn(科學的革命)、Lev Vygotsky(社會建構論)...,都是我覺得很複雜、很龐大、認真去搞會累死人的體系,雖然都很有趣。

       他秀出 CoP (Community of Practice)的五個向度(responsibility of learning, common interest, mutual relationships, open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e) 
,介紹他們怎麼發展工具去量測科學教室文化、在各個不同學習年段、甚至不同國家的的表現(下圖二),也舉例說明韓國的科學教室中學生群體中的互動(下圖三),其中小組間的人際關係很細緻詳實地被描述。

 圖二

 圖三

        可惜不知道是我英文退步太多?還是下午一點多吃太飽昏昏欲睡?或者是時間太短、無法細說從頭?他雖談到韓國當局對「創意性」的重視、以及創意性研究不該再侷限在「個人」而該是以「班級」為單位,也提及東亞國家文化下、學生科學學習教室裡面的一些現象,例如:1.covert engagement in classroom, 2.overt engagement in classroom, 3.science classroom environment, 4.cognitive support of teacher, 5.emotional support of teacher, 6.group creative experience 等等,但是我對於「怎樣的群體互動可以促進科學集體的創意性發生」並沒有得到很具體的實施建議,而這是賣力推行合作學習、學習共同體多年的我,比較想知道的實務面,也就是 ”Know how” 。

       如果老師不能老練的去引導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如果課程的設計不能基於民族性(或說東亞文化)的考量學生互動的障礙,則集體創意性是很難發生的。雖然我們本來就知道「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也知道「腦力激盪」的對話勝過獨自思考的創意發想,但是扯到教室文化就會變得很艱難。畢竟教師風格、學生風格、甚至學校氛圍、學生次文化都會影響集體互動學習的成效。這不只是科學學習會碰到的問題,也是各個領域學習都會面臨的團體動力學。

      很妙的是,這場之後緊接著我去聽三位曾教過我的老師們談建構主義對科學教育、科學師資培育的影響,關於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過程,也跟宋教授提到的「集體努力」、「科學教室創意性」有異曲同工之妙。

      後來當我看到多年前自己的教學照片出現在「PDS 專業發展學校」計畫回顧的簡報中(下圖四),真是感慨萬千!我雖一直被稱為「所謂的優秀教師」(現在回頭看很是心虛),也被稱為是擅長營造科學教室中的合作學習,但當時沒有宋教授的那個研究工具,不然就可以觀測出教室內的創意性、及學生互動,了解每個學生的科學學習狀況、而不是看我這個科學教師在台上表演得多麼舌燦蓮花、行雲流水。

 圖四


      就像我很佩服的「山中大叔」南投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所說的:「學生不是為了成就課程而存在,課程是為了成就學生而存在」,發展良性互動的合作學習課程不是目的,但若因此可以促進師師、師生、生生、家長、社區習成學習共同體,應該會有助於建構學生的科學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科學創意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