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桌遊」正夯,許多學校紛紛將桌遊活動設計到正式課程中。身為生物教師,因為身邊很多同好買了「演化論」這套桌遊,所以好奇的我們也買來玩玩看,結果發現這套遊戲規則繁複,即使是生物老師們也需要先花一個多小時去熟悉它的規則(說明影片),然後才有餘力去探討教學上的應用。那何況是缺乏先備概念的中小學學生?在有統一進度壓力下的國中階段,就更不容易於常態性的實際課室中進行。
為此,BioTOP夥伴們嘗試簡化遊戲規則,並加上學習單的引導,增加這個桌遊在實際課室使用的可行性。
首先是減少功能牌,16種只留下面九種:
由左下開始分別是「冬眠、腐食、斷尾、掠奪、巨化、寄生蟲、毒液、溝通、敏捷」, 其中「肉食」這性狀(紅條區塊)也同出現在冬眠、巨化、寄生蟲、毒液及溝通卡上,但使用時玩家只能二選一。
接著代表脂肪囤積的黃色塑膠球也先移開,只剩下紅色的一般食物、及藍色的額外食物。骰子只留一顆。
配合合作學習或學習共同體的分組方式,每組不超過四個人,這款遊戲也設計為最多四個玩家。以4人一組為例,流程如下:
1.玩家擲骰子,點數最多的是起始玩家,由他發給每人六張手牌(拿在手上蜥蜴圖案朝外、功能圖示朝內不要讓別人看到),其他牌放中央(蜥蜴圖案朝上)做為抽牌堆。
2.由起始者開始,順時針依序每人先選一張自覺功能比較不那麼迫切需要的牌放在面前,蜥蜴圖案朝上,代表擁有某一物種動物(不一定是蜥蜴)。
3.接著回到起始者,由他出第二張牌。他可以多出一隻動物、也可以維持原來那一隻,而把第二張牌翻面顯示演化出的新性狀,疊在動物牌下方、只露出卡片上方的性狀文字。
4.演化出「冬眠」性狀的動物:在饑荒季節可以不進食而逃過一劫(但不能一生都冬眠不吃飯,所以每一年只能使用一次)
5.演化出「腐食」性狀的動物:在饑荒季節若有肉食性動物吃掉別的動物,順時針的第一隻腐食動物可以撿拾剩下的腐肉碎渣,得到一顆藍色食物。
6.演化出「斷尾」性狀的動物:在饑荒季節若被肉食動物盯上,必須丟棄自己身上的任一種性狀,代表斷尾求生,而得以存活。肉食者原本吃一隻可得兩顆藍色食物,若只吃到尾巴,則只能得到一顆藍色食物。
7.演化出「掠奪」性狀的動物:在饑荒季節可以掠奪「尚未吃飽、體力仍虛」的別隻動物身上的食物、占為己有。
8.演化出「巨化」性狀的動物:必須比巨化前多進食一顆食物才算飽足。但牠在饑荒季節將不會被一般肉食動物吃掉,除非對方也是巨大肉食性動物。
9.演化出「寄生蟲」性狀的動物:牠可以把寄生蟲牌放到想攻擊的對方動物身上,讓對方必須三倍進食才能飽足。
10.演化出「毒液」性狀的動物:除非對方想同歸於盡,不然不會有其他動物想吃牠。
11.演化出「溝通」性狀的前提是:玩家要擁有至少兩隻動物,才能使用這個功能牌。把牌子放在兩隻動物之間,代表兩隻之間可溝通。豐餘季節時當其中一隻吃到一顆食物,就會通知另一隻也去吃到一顆(代表玩家一次可同時拿兩顆紅塑膠球)。但是荒年時就只能顧自己、無瑕通知對方了!
12.演化出「敏捷」性狀的動物:當將要被獵食的時候,可以擲骰子試著逃命,若擲出4~6的高時速就逃過一劫,若1~3就是跑太慢被吃掉。肉食性動物碰到這種動物獵食失敗,體力也用盡,也不能再繼續獵食別的動物了。
13.演化出「肉食」性狀的動物:所需要的食物量是一般的兩倍。當饑荒季節時可以去獵食別的動物、也可以吃掉己方的其他動物以求取存活機會。
14.玩家可以最多打出四隻小動物、或只打出一兩隻但強化其性狀。而擁有寄生蟲牌的玩家,還可以把牌放到對手動物身上攻擊牠。
15.當四張手牌都出完,就是豐餘季節的進食。紅色塑膠球代表可輕易取得的食物。起始玩家擲出骰子的點數再加3,就是當年的豐收季食物量。例如擲出6,則拿出6+3=9顆紅色食物,玩家們歲首到年終都不需太努力就可以輕易吃飽、皆大歡喜。但若擲出1,則只能拿出1+3=4顆紅色食物讓玩家輪流取食,也代表該年很快進入饑荒季節、要開始生存淘汰了。
16.由起始玩家開始、順時針方向輪流一次拿一顆,代表一整年所需的食物量,放到自己的動物牌上。除非是肉食性+1、巨化+1、寄生蟲+2,否則放一顆紅色塑膠球、就代表那一年都飽足了!
17若紅色食物被拿完,就進入饑荒季節,沒吃飽的動物若可以冬眠,就可以不進食。沒吃飽的肉食性動物可以去吃別的動物,吃掉一隻得到兩顆藍色塑膠球。掠食性動物即腐食性動物可參考上述說明伺機得到藍色食物。
18.無法在執行任何倖存措施的玩家就跳過,直到所以玩家都努力完畢,這一年就結束準備淘汰。凡是沒吃飽的動物,該張牌連同其身上的所有功能牌,都要淘汰放到玩家自己的棄牌區。若該動物有溝通牌,則溝通排也失效、一併放入棄牌區。
19進入第二年,順時針換下一位玩家當起始者,從中央抽牌堆中發牌給每位玩家。若玩家存活三隻動物,就給他四張牌(n+1),若某玩家只存活一隻,就發兩張排。若有玩家第一年就全數陣亡,就只能退場剩三個人繼續玩。
20重複上面的步驟,依序每次出一張牌增加動物數量、或強化動物性狀。直到所有人的牌都出完。然後就是豐餘季節的進食、再進入饑荒季節的掠食腐食等,最後沒吃飽的淘汰。進入第三年。依此類推直到中央抽牌堆數量已不足以應付下一年,就是遊戲結束、結算勝負的時候。
21計算勝負的方式為:玩家擁有的動物數X2,加上功能牌的數量每張+1,若有肉食牌、巨化牌各再+1,有寄生蟲牌則可+2。
22若有同分數,則比較其棄牌區的數目,棄牌多的代表演化足跡比較豐富多樣,勝出。
----------------------------------------------------------------------------------------
這遊戲的設計原本還有囤積脂肪、穴居逃生、合作、共生、偽裝、踐踏、銳目、擬態、水生等功能牌,但因為會花太多時間在弄懂學習規則、而非體會生存競爭的關係,所以簡化成上述玩法。
因為尚未真正實際在課室施行,所以目前只能依經驗推測兩節課的玩法為:
(1)教師事先利用課餘時間帶組長玩一遍(或各組推派一位有桌遊經驗者)。
(2)上課時一組發一盒,由各組組長帶組員玩兩次。
(3)收回遊戲盒,發下學習單,開始小組討論。
學習單的題目依序由簡單封閉到複雜開放,先讓學生討論各功能牌的優缺點,例如巨化好不好?為什麼?為什麼最後記分時不是只看剩幾隻、還要看功能牌越多張的越多分?
接著印出一張玩到一半的桌面圖示,問學生若你是其中的某玩家、目前擁有哪些手牌、你將打出哪張以增加存活勝算?理由為何?發表時其他組可以有不同意見、組間辯論。更狠一點的是問學生以圖中情勢來判斷哪個玩家會贏?為什麼?(這可能跟下圍棋一樣要絞盡腦汁了!)
不過最後要記得問學生:勝利的玩家就是最聰明的嗎?運氣好壞決定幾成?打出很多隻平凡小動物牌、跟打一隻強大無敵的動物牌,哪個容易存活很久?地球的演化史上有沒有足以支持你們論證意見的真實例子?在感性一點的還可以出個課後作業,寫一篇心得報告。這樣大概一共需要兩節。
因為演化單元是下學期,BioTOP夥伴們預計找週末假日營隊時間、或寒假科學營時間試教看看,到時再改良、將學習單完稿上傳到部落格供大家參考。若有老師們願意先在自己的學生試行,也期盼分享您的心得到我們的臉書社團、或回應到本篇文章底下。感謝您耐心看完這篇文章! ^^
PS.學習單已經上傳到facebook的 BioTOP社團,可在社團中key「演化論桌遊」關鍵字搜尋。歡迎參考使用!
1.MaRko和阿簡都同意:其實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改良設計、自己來印製,不但省錢而且更合乎客製化的需求。
回覆刪除2.國中生線上遊戲能力強的,其實這個遊戲對他們而言不會太難,但是基於學校課程時間的限制,可以課後讓學生玩全套84張的當做獎勵。
3.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你覺得怎樣的牌可以組合出最強大的生物?(之前我上演化跑檯石,有學生認為未來生物應該要水陸空三棲) ^^
今天讓數理資優傾向的國三學生試玩,
回覆刪除學生很會利用把「斷尾」放在自己被別人放「寄生蟲」的動物身上,這樣當別人要「肉食」他那隻動物時,他就可以用「斷尾」能力,把「寄生蟲」性狀丟掉!
另外,學生會故意讓自己的其中一隻動物變得無比強大,有超多性狀,有銳目+偽裝+肉食+水生+冬眠,然後有超多脂肪組織,把現有食物都據為己有。這樣只有銳目水生肉食動物才可以獵食他的動物。
而毒液性狀真的很厲害!沒有動物敢吃牠~
有巨化、水生、偽裝性狀,都會限制其他肉食動物不能隨意吃他們,要分別具有巨化、水生、銳目的肉食動物才能獵食前述那些動物。
運氣好的同學一直拿到不同性狀功能牌,讓牠單一隻動物就越來越強大。
請問,最多打出四隻動物是改編後的規則嗎?還是規則書上有提到?
今天玩後的感想,數資的孩子反應能力好快,不過因我沒有機會先找人一起試玩,所以是一知半解的跟他們一起嘗試,有孩子就是等著別人把規矩搞懂才願意加入,有孩子就很有解決問題的精神,認真研讀和試玩,最後還能教學,真是優秀的小小老師!
然後,深刻感覺應該要限制一隻動物能擁有的性狀牌數,不然變得無敵強大,感覺不太像大自然會發生的事,而且最後對手都一直投資性狀在同一隻動物身上,就不會演化出其他類型的動物,也很不自然呀~其他人就一直居於劣勢。
好棒的心得!
回覆刪除最多四隻動物,是我們簡化之後的規則,不要簡化的話,養幾隻都沒上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