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op點子工作室

在有趣的生物(Bio)教學領域中
形成任務導向夥伴關係(Task-Oriented Partnership)的專業成長社群
一起吃喝玩樂也一起學習成長。
*****************************************************
從前從前,魯夫、索隆,和陸續加入的香吉士、騙人布、娜美、喬巴、羅賓、佛朗基、布魯克...
搭上黃金梅莉號、千陽號,航向每個冒險任務,一起打拼一起分贓一起把錢花光光....
咦?怎麼扯到這邊來了?........喂!老大!拿錯劇本了啦啦啦~~~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探究課程實施研習

[探究課程實施研習科工館] 2017/04/15
◎上午講題:如何欣賞探究教學(余忠潔老師)
1.用「欣賞」兩個字切入,把「探究教學」當做一種藝術品看待,藝術具有多元性、不特定性,而藝術也要使人看了「賞心悅目」,鑑賞藝術品有沒有一定的通則跟模式流程呢?如果有,那「探究教學」有沒有模式?
2.由「如何到達科工館」的過程,引入「運用五官,與環境互動」的探究精神,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歷程建構對概念的理解。
3.目前流行的教學方式:翻轉教室、學思達、學習共同體、探究教學,有什麼相同跟不同?(這裡我覺得怪怪的,學習共同體應該不是一種教學策略或方式,而是一種教學理念或哲學觀,學共不等於合作學習,也沒有一定要把座位排成什麼形式)。
4.107課綱要教科學探究與實作,重視素養導向的教學,自然科學領域要教的素養是什麼?怎麼教素養?
5.在探究教學中,記得學生要先知道目標問題(情境及教師的引導很重要,教師是知識的主導者),也不用一次教學就要popepapc都達成,可以撮取一個部分作為這次課程的重點。
6.探究教學的模式:學習環、5EEIMA
7.評量探究教學的三面向:課程設計與實行、內容、課室文化(這三個面向,你會注意各面向的哪些細項?你忽略哪些細項?)。
8.承上,我覺得我會注意的地方有:課程鼓勵學生尋找、重視不同的探索跟問題解決方法、課程包含科目中重要概念,我忽略的地方有:大部分是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的問題常決定了課堂對話的重點(簡而言之有時趕課,就會開始連珠砲)。
9.執行探究教學的前、中、後,都要不斷進行反思,以類似行動研究的過程思考自己的教學。
(其它參見上課資料)

[探究課程實施研習科工館]
◎中午閒聊:共同備課
1.中午吃飯提到「共同備課」這件事,最近這四個字一直在腦裡繞阿繞,只是還沒時間好好沉澱來思索,彥文師提到從「教什麼」到「如何教」,由「教的重點」進階到「概念分析」、「學生難點」、「教學模式」、「評量方法」,需要有相同理念的伙伴教師深耕,而不同階段(年資)的教師也有不同的專業成長需求(關鍵字:成人學習、教師專業發展)。
2.承上,這方面的文獻之前有碰觸過,但「什麼樣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或是專業社群,可以觸發教師深刻認知相關的教育學知識,轉化到教學現場,調整教學行為?」、「社群如何有效運作、教師如何有效學習?」、「如何做,讓共同備課、說課、公開觀課、議課成為一種『文化』,提升教師專業省思及對本身專業的認同?」需要更多資料充電跟實際嘗試,我覺得我自己才有辦法把問號一種「有信心這麼做」的句號(不是:我聽到、看到你教的「好棒棒」,我覺得你「好棒棒」之後,我沒有成長)。
3.跨領域、素養導向的教學:這部分目前沒有太多想法,不同科際之間的教師如何從傾聽對方的理念開始,到共創課程,沒有誰站在「市場獨佔」的立場,揉合到不至成為「拼裝車」的成果展現,應該很不容易!

[探究課程實施研習科工館]
下午講師:阿簡老師

◎下午講題:分析與發現(pa) (除了內容外,講師使用的簡報技術也值得學習)
1.先以昨天看「貓熊的大姆指」這本書p.187中的一句話作為引子:「科學是推論性、假設性的學問,不是只要把蒐集到的資料陳列在一起即可,數字本身是不會說話的,一定還需要科學家編織的理論,才能讓數字產生意義。(註[1])」
2.107課綱自然領綱「學習重點→學習表現→問題解決→分析與發現(pa)」這塊,隨著不同學習階段,也會有不一樣的敘寫內容。以第三、第四階段為例:
pa--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已有的資訊或數據
pa--1
能分析歸納、製作圖表、使用資訊與數學等方法,整理資訊或數據
pa--2
能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發現新知、獲知因果關係、解決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他人的的結果(例如來自同學)比較對照,檢查相近探究是否有相近的結果。
pa--2
運用科學原理、思考智能、數學等方法,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發現新知、獲知因果關係、解決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同學的結果或其它相關的資訊比較對照,相互檢核,確認結果
 *第四學習階段(國中一至三年級):要比前一個學習階段多習得的能力有歸納資料,使用資訊方法整理數據,學生解釋資訊或數據時要能運用科學原理、思考智能、數學等方法,自己的探究結果能與其他相關資訊(如:其它科學報告)比較對照。
3.怎麼分別資料、資訊跟數據?(新興名詞:大數據https://www.inside.com.tw/2015/02/06/big-data-1-origin-and-4vs
 (1)資料(data):未經過處理(例如分類或計算)的原始記錄,要經過「資料處理(分類、排序、計算)」的過程才會形成資訊。
 (2)資訊(information):將各種「資料」經過有系統的記錄、整理、統計、分析之後,從中獲得可以用來作為判斷或行動的依據。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junior/computer/ks_mc/chapter/ch09/c09_01.htm
 (3)和沛科技翟本喬總經理對data的見解:什麼是Data(資料)?(註[2]
存得起來的,就是storage(儲存)。(註:講師將此名詞暫改為「存儲」,數據會變成存儲
   看得到的,才是data資料
   看得懂的,叫做information資訊)。
   用得出來的,才能稱為intelligence情報、智慧)
4.將資訊科技(第3點)與領綱所提的分析與發現(第2點)結合




5.實作:
(1)從出生人口數(數據)到繪製折線圖(資訊)到情報解讀:講師在此運用線上提問邀請
p.s.但由資訊到情報,其中一項「提出因果關係」,這個我覺得有點怪怪的,我們能否直接由圖形確知因果關係?
 (2)由歷年會考ABC等級百分比數據製圖,看看能否從中發現情報(減C大作戰是否有實質意義?);資費方案製圖,看看能否從中發現情報(哪個划算?)
 (3)講師分成數張投影片,每次呈現一部分有關「胚胎發育方式」的課本課文,在呈現第一張投影片(部分課文)時就要求學員製作表格,接下來漸次呈現課文,表格的資料會越來越多



 (4)我自己就是畫成左邊那樣,所以後來就「畫不下」!在此要特別注意,如果你的數據要經由資訊處理的過程製圖,一開始表格的設計要想清楚(即試算表的「」與「」變項的安排),要記得,資料是會成長的!
6.資料是為了展示還是處理?講師呈現習作中部分的表格內容,跟大家一起進行評析,如果
單純呈現是沒關係,但是這樣的表格很多難以進入「處理」的階段。
7.Tidy data(整潔數據)的特徵:
 (1)每個變數存在單獨的一欄(欄是放變數)。
 (2)每一筆觀測(測量)數據在一列。
 (3)不同的表存不同的變數。(圖表製作課程參見http://a-chien.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28.html




8.以「比熱實驗」的記錄表格為例子,想想看(data tidying參見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79584):
 (1)多一些不同的質量,怎麼記錄?
 (2)多一些不同的溶液(如鹽水、糖水)怎麼記錄?




9.為什麼寫了那麼多年活動記錄簿,卻不會寫實驗報告--因為這兩個東西不一樣

實驗主題(題目)
實驗目的
問題
結論
實驗報告
簡要說明這個研究的主軸,如「影響單擺週期的因素」
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科學方法的「提出問題」,是實驗要解決的問題
回應主題的提問
活動記錄簿
說明學生要學會的東西,如「認識速度」、「電流的測量」
學生學這個實驗的目的
以老師的角度問出的問句
沒有點出主題,所以也無從下結論
10.那,要如何使活動記錄變成實驗報告?(單擺實驗)





11.使用「筆記本」來做為學生呈現學習歷程的工具:




12.學生寫不出「句子」怎麼辦,這時候需要老師的引導,相關教學資源:
 (1)生物科學互動筆記本Science Interactive Notebook
 (2)讓訪視成為共備,觀課,議課的綜合活動
 (3)科學寫作-細胞的觀察
 (4)科學寫作-酵素的作用
 (5)生物專題指導經驗分享
 (6)科學寫作-養分測定與酵素作用
13.領綱中的問題解決,也是「科學方法」的步驟,但科學方法難以描述其中的思維模式
Ø 引入「運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註[3]」的概念。



14.運算思維問題拆解(有點像「工作分析task analysis,如:綁鞋帶的步驟拆解」)
  例子:如何來科工館?化整為零
Ø 科工館在哪?
Ø 附近有捷運嗎?
Ø 搭捷運要花多少時間?
Ø 捷運出來要怎麼走?
15.運算思維模式辨別
 例子:貓的模式是什麼?(喵喵叫、四條腿、有尾巴….




 例子:學生的兩生類模式?


 例子:模式識別的應用(異中存同,同中求異
Ø 人臉辨識
Ø 雲臉辨識
16.運算思維抽象化化繁為簡
 例子:地圖




17.運算思維演算法按部就班




 例子:隔水加熱、製作玻片標本、測試酸鹼性,都有一套既定的作法,是一套有序的問題解決方法。




18.應用運算思維的例子:




p.s.這段我超有共鳴,寒假分析課文試圖以科學方法整理孟德爾的實驗,但在「提出假說」跟「實驗設計」階段
碰到瓶頸,課文並無提出孟氏這個實驗要驗證的假說(應該說,他本來做這個實驗的目的是?),這個實驗也不
是典型有實驗組跟對照組的實驗。另外,「演化理論」應該也是可以用運算思維的要件進行分析



19.運算思維的意義:給老師一個重新看待「實驗活動」的視角(砍掉重練在這裡!)




20.生物活動裡的分析與發現
 (1)生命現象:生長、生殖、感應、代謝,大概以「代謝」最好在課堂操作。
 (2)哪些生物活動會有數據記錄?(可以產生數據、資料)





21.轉換一下:活動能蒐集資料、產出資訊的方法poll everywherevoting網頁,可直接轉出圖)




 (1)Google表單玩遺傳活動http://a-chien.blogspot.tw/2015/03/google.html
22.成長模型的建立(註[4])&水晶體彈性:紅點貼紙+大方格紙(能看出什麼情報?)




23.當美人尖遺傳變成探究黑盒子(http://a-chien.blogspot.tw/2017/03/blog-post_14.html
 有趣的實作活動!(有請老師分享!








p.s.google線上試算表點右下角的「探索」,可以直接跑出圖!




[1] 但此處是在說布洛卡的「測腦術」,布洛卡精確測量男人與女人的腦,女人的腦比男人的小,所以他推論女人在智力上贏不過男人,是「數據正確」,但「解釋方式」與「未排除某些因素(如身高、年齡)影響」的結果。

1 則留言:

  1. 我想演講者還是放太多理論在裏面,並非理論不重要,而是看對象與場合。放理論可以展現講師的深度,但也增加參與老師的疏離感。或許參與老師都覺得很恰當,那就當成個人疏陋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