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op點子工作室

在有趣的生物(Bio)教學領域中
形成任務導向夥伴關係(Task-Oriented Partnership)的專業成長社群
一起吃喝玩樂也一起學習成長。
*****************************************************
從前從前,魯夫、索隆,和陸續加入的香吉士、騙人布、娜美、喬巴、羅賓、佛朗基、布魯克...
搭上黃金梅莉號、千陽號,航向每個冒險任務,一起打拼一起分贓一起把錢花光光....
咦?怎麼扯到這邊來了?........喂!老大!拿錯劇本了啦啦啦~~~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合作學習咖啡館-2

這一篇的合作學習Q & A我只聚焦一個問題
但這一個問題會衍伸出許多面向
那就是我常被問到的:合作學習跟學習共同體有什麼不一樣?

我自認不是學習共同體專家
也許下個月當我從日本回台灣之後
透過在日本與佐藤學教授的面對面討論、數個學校的訪查所得
將更能深入去比較兩者的不同
但目前先就著我看過的佐藤學教授著作、親自聽過他本人的演講
以及參訪過台灣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學校、並觀課的經驗
聊聊我的想法

第一個不同:合作學習十分強調角色分工、但學習共同體沒有
我為此還做了小卡片給學生(共有八個角色)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鳥的開始是成功的另一半

因為生病手術而錯過了開學典禮
錯過了開學面對新生的第一堂課,還麻煩學弟黑金剛幫我代課
等到第二天我勉強回去上課了
卻因為病痛笑不出來、也無暇立即處理有問題的學生
整個教室氣氛就僵在那裏
Even學生分組坐好了、我也說了合作的重要性,但卻一整個嚴肅無趣了極點
說好的合作學習呢?
於是我發出唉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慘的開始呢?」

謝謝小P老師及時回應了很經典的一句話:
「鳥的開始是成功的另一半」
我真的很稀奇有人這麼正向思考、這麼會鼓勵人!!
剛好又看到阿簡老師分享他這學期怎麼開始切入生物課程的作法
也看到橘子蔡老師暑假的課程記錄
感覺就像我這暑假在線西肉粽角看到的枯木一般...
裂開了,還是可以讓它漂亮起來
於是我重整旗鼓、力挽頹勢!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福山夜觀兩爬

       夜間觀察是生物系學生進行兩生爬蟲類觀察或調查必須參與的活動,在大學時代常和學長或同學去烏來蛙蛙谷沿著河床觀看各種赤蛙及樹蛙種類,亦在步道旁的竹林內或溪水旁看到各類青蛙卵泡。然而,進入職場後已多年沒有此經驗了,這暑假參加筆筒樹小方舟活動可住在福山植物園內,夜間有志工老師帶領學員進行夜間生態觀察,甚為興奮。
志工老師帶領我們看看邊坡的排水孔洞,當燈光往內照時,每一個人的眼睛都瞪大了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我與食蟹獴、鼬獾的初次見面

2013.08.09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那天我這輩子第一次在野外遇見食蟹獴鼬獾
地點在宜蘭福山植物園
時間是在遊客們都下山之後人蹤稀少的晚上
我驚喜地愣在那邊完全來不及拿起相機拍
只能請大家自己點連結去看牠們的廬山真面目囉

晚上拿手電筒在漆黑山中夜遊的時候
聽音辨位、及從樹上閃亮的雙眼
看到了兩次大赤鼯鼠,也來不及拍下來
因為這些夜行性動物都是害羞機警的

倒是白天的山羌不太怕人,距離超近
讓我們可以從容地拍下牠們美麗的身影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真實生活情境下的科學動機

這篇標題下得很像要挖個大坑給哪位有興趣寫論文的學弟妹跳
不過其實很輕鬆啦
只是單純帶學生去線西國中附近的永安製鼓廠參訪
我從學生得到滿滿的感動與回饋

正在曬鼓、曬皮、定型的黃老闆熱情地在他家院子歡迎我們
他不畏酷暑在豔陽下說明牛皮的曬製及處理
是因為這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日曬足才能作、也才看得到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寓教於樂之社區參觀

被稱為風頭水尾、窮鄉僻壤的學區
其實裡面蘊藏著不少令人感動的生命力
但是,學生都知道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個暑假帶學生走訪鄉內社區進行校外教學
聽到學生對於近在咫尺的景點說:「我才來沒有看過這個地方耶!」
心中就很感慨!因為:
我在這塊土地上任教了八年,也不曾來過...(羞)

線西國中淨灘活動

2013.07.26是一個晴朗酷熱的日子,也是我帶著學生去線西海邊淨灘的日子。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芳苑國中精裝工藝-泥作技職體驗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中,「生活科技」多年來明顯被邊緣化。對於科學教師而言,STS不應該成為過時的話題,反而應該去正視它。

      但是目前技職體系所學的可能和職場所需技術有些落差,以致學生職校畢業後,到業界工作仍須有一段的職業訓練,才能真正為公司效力。若是能採用以前的師徒制,由老師傅手把手的教導後進工藝技能及職場倫理,在身教言教下,將技職作良好的傳承,則可維護技職的專業尊嚴。

       芳中有幸能和游秘書長及柯董結緣,他們一直想把自身的優異技能傳承給下一代而且希望能將泥作由傳統做工的模式轉化為有品味的工藝師,也就是說將〝土水工〞提升為〝以水泥、砂石為創作素材的泥做工藝師〞,重新定義泥做職場的風範,所以,他們想親自培養一些符應他們所期待的泥做工藝師規範的新力軍,為這行業塑造新典範。

        芳中的立場非常簡單〝給孩子一個機會〞,也許孩子可以靠這種機會而改變他的人生、改變他的家族,所以兩方面都非常努力的促成〝泥做技職體驗營〞的實施及規劃後續的推動脈絡。謝謝游秘書長、柯董、秀紹及憶佩的協助,孩子才有不同的學習體驗。

        7月12日游秘書長及柯董邀學校老師親自去體驗泥做施工現場及作品,好讓我們教進一步的了解泥做公益的價值及未來發展性。

泥做施工現場及做法,以泥做創作美的紋路畫面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TOP show 3 的新嘗試

隔了將近一年之後,我們終於又辦了 TOP show 3
這次型態又變了:只有「阿簡個人秀」,沒有其他人分享
因為這次定位在: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資源應用與實作練習
請阿簡老師將多年來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之寶貴經驗,濃縮在六小時內分享
地點改在彰化市彰安國中電腦教室(一人一機實作)
                                       (照片提供:楊巽斐校長)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傍晚的虹與霓

2013/7/7

這幾天白天都是晴空萬里,到了傍晚都烏雲密布。
房間的視野很好,是個早上都能看日出的方位,連續幾天在同樣的位置都發現彩虹。
今天水氣很足,
不只是「虹」,
就連「霓」都好清楚。

虹在內側,霓在外側,看出差別了嗎?

謝謝皮卡彎與MaRko分享有這美景,不然今天就錯過囉~XD